醬香型白酒還有香味。為什么不鼓勵人們買醬香型白酒這種太便宜的,更別說喝了?
為什么不鼓勵人們買太便宜的醬香型白酒,更別說喝酒了?
醬香型白酒口感醇厚柔和,香氣久久縈繞。被飲酒者譽為酒中黃金。由于醬酒的制作成本高,價格會比其他香白酒高很多。七百一瓶醬香型的酒很常見,價格也不便宜,但是買的人多,經常供不應求。酒是好酒,但還是有消費者吐槽:醬酒貴,喝肉疼。
當醬酒真的很貴的時候?市場上總能看到的“低價”或“低價但不貴”是怎么回事?1塊錢以下的醬酒一瓶,甚至九十二塊錢就能買到的某寶,而且是“純糧釀造”,郵件里也有醬酒?這些低價醬酒真的值得買嗎?
這確實是飲酒者的通病。如果你跟著邊肖算一筆賬,或許就能判斷出來。
醬香的原料白酒-
以赤水河沿岸的核心產區醬酒為例。原料是赤水河流域產的糯紅高粱,4元/斤左右,制曲用小麥3元/斤左右。高粱、小麥、酒的比例約為3:3.5:1,即生產1 kg 醬酒需要3 kg高粱和3.5 kg小麥,那么1 kg 醬酒的原料成本約為3x4+3.5x3=22.5元。
這個時候,如果你還認為9.9瓶醬酒是純糧釀造,那邊肖只能呵呵了。
拋開醬香白酒的品牌溢價不談,一瓶空白品質的醬酒賣多少錢比較合理?
剛剛說了一斤酒的糧食原料在20-30元之間,還處于產量穩定不漲價的情況。
再來看醬酒-醬酒的生產,每年都有一個周期,要經過兩次糧食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七次溜酒。生產出來的基酒在勾兌和灌裝前必須儲存至少三年.從制曲到灌裝至少要四年。漫長的釀造過程和大量的人工流程意味著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你認為這是全部費用嗎?幼稚,還有其他投資。以一家規模為48窖的酒廠為例:環境污染排污費5萬元/年,水電費14萬元/月,煤炭630元/噸,人工工資、稅費、窖費等。,這些都是成本。